【中國制冷網】2018年,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,40年里,“Made in China”的印記早已不計其數,而“中國牌”現狀如何呢?
美國時間2018年1月1日,從谷歌趨勢(Google Trends)反映的2017年q*熱度來看,在美國、德國、法國、日本等八大主流國家中,以海爾、美的、格力、TCL、海信為代表的中國五大家電品牌表現可圈可點,用數據證實了“中國牌”的q*時代已經來臨。
如上圖,作為中國家電q*化第一品牌,海爾整合新西蘭Fisher&Paykel、美國GE Appliances、日本三洋白電后的q*協同效應逐步顯現,其品牌綜合影響力以絕對優(yōu)勢位列s*位;海信則在日本、德國等國家表現出不錯的成績,主要得益于其在體育賽事等方面的贊助;此外,美的、格力、TCL優(yōu)勢主要集中在俄羅斯、泰國等,整體形勢向好。
專家表示,“中國品牌”正在q*釋放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。2017年9月,美國權威商業(yè)雜志Forbes(福布斯)發(fā)布的一篇名為《Imitator To Innovator:How China Could Soon Be The World's Tech Leader》的文章中提到,“在過去幾十年中,中國企業(yè)已經從‘模仿者’進化為有影響力的‘創(chuàng)新者’。”
2012年,英國廣播公司(BBC)國際臺以“我家的中國貨”為主題,向世界網友征求意見和感受,當時在部分消費者眼中,中國貨的代名詞還是“便宜”、“湊合”。但近年來,隨著中國企業(yè)“品牌意識”的覺醒,q*對中國制造的印象逐步改善,“中國品牌”逐漸躋身世界前列。僅2017年,中國商標申請總量的增量就占到q*增量的80%以上。
4年后,BBC的記者拍攝紀錄片《中國創(chuàng)造》來到中國,在體驗了中國制造后不禁感嘆:“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只能批量生產他國創(chuàng)新產品的國家了,中國制造正在轉型為中國創(chuàng)造。”
作為z*早一批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(yè),部分家電品牌見證了從“中國制造”到“中國品牌”的成長歷程。去年,q*領先的數據、洞察和咨詢公司凱度華通明略發(fā)布的“中國國家形象q*調查”研究顯示,在家電品牌中,海爾在海外用戶中熟悉程度z*高,從Google Trends反映出的8大國家“藍色版圖”中可見一斑,海信、TCL、美的緊隨其后。
“中國企業(yè)更愿意更好地了解海外市場的用戶,而不是盲目地運用現有的商業(yè)模式,這是改變對大陸品牌態(tài)度的另一個原因。”奧美公關公司亞太區(qū)總裁兼s*席執(zhí)行官Scott Kronick在q*財經媒體CNBC的報道中對q*化舞臺上的“中國模式”表示肯定。
早在20年前,中國企業(yè)爭相出口產品、貼牌代工,而海爾以研發(fā)、制造、營銷“三位一體”的本土化模式“q*創(chuàng)牌”,并提出了具有時代意義的“人單合一”模式。世界d*企業(yè)領導與變革領域z*權威的代言人約翰·科特認為,海爾正在創(chuàng)建一個21世紀q*企業(yè)成功的模式,這個新模式不僅可以創(chuàng)建一個非常偉大公司,還會幫助整個國家。
網友評論
條評論
最新評論